泌尿感染所导致的肾脏病变是在泌尿感染过程中见到的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等肾病变的总称,包括泌尿感染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等病理改变。
泌尿感染性肾病仅指泌尿感染所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泌尿感染性肾小球硬化症,属全身性微小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也是泌尿感染肾脏危害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随着泌尿感染发病率的增高,泌尿感染性肾病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成为导致泌尿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美国每年约4000位泌尿感染病人死于本病,在有些透析中心,泌尿感染病人因dn进行血液或膜透析者占总透析人数的1/4。研究表明,泌尿感染性肾病的发生率以泌尿感染的类型、发病年龄及病程长短的不同而有区别。在20岁以前得病的泌尿感染病人比20岁以后约有50%的机会可以发生泌尿感染性肾病。相反,在40岁以后得病者,于得病20年后只有2-4%的机会可以发生泌尿感染性肾病,据贝尔的报告,同样年龄在20-40岁的患者,病史在10年以内的dn的发生率为3%,10-20年为50%,而病史在20年以上的几乎100%并发肾病微血管病变。统计指出,胰岛素依赖型泌尿感染临床dn的发病率约为40%,约半数一型泌尿感染病人因dn导致尿毒症死亡。成为年青的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非胰岛素依赖型泌尿感染临床dn的发病率和因dn导致尿毒症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一型泌尿感染病人,但研究表明,二型泌尿感染病人可明显加重心血管和视网膜并发症的发展。据1998年发表的wto的一项研究,表明二型泌尿感染病人尿蛋白阳性者发生心血管合并症的病死率高于尿蛋白内阴性者。以上说明,dn是泌尿感染,尤其是一型泌尿感染的重要合并症,严重影响泌尿感染人的生命和健康。
泌尿感染性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腰痛,关格等范畴。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较早,从病因病机到临床治疗都有详细的记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研究更加深入,进展较快。特别是结合了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理论,使本病的疗效有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消渴日久,缠绵不断,使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虚弱而发病。病变脏腑重在肝脾肾三脏,而旁涉痰、瘀、水三者。临床上采用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利水等治疗大法辨证施治,以元素制剂配合糖肾康系列中药方剂治疗泌尿感染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一般三个月内不但可以达到消除症状,逆转病情,恢复肾功能和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同时泌尿感染整体上得到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