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商丘——八爪小虫夺命惊魂
去年10月初,商城县鲇鱼山乡下马河村,68岁的季德芳患疑似无形体病死亡。在她出殡时,曾照顾过她的儿媳黄志菊因身体不适住了院。对症治疗后,黄志菊康复。
在季德芳去世的20天后,她的远房亲戚、同村49岁的妇联主任罗林英也因无形体病死亡。她死的第二天,曾照料她的二嫂突发高烧住院,按无形体病治后康复。
两家患者的家属均对记者说,她们在商城县人民医院陪护病患时,医生并未叮嘱过,那种病具有传染性。
去年商城已出现因蜱虫而死亡的病例,但许多村医仍不认识此病,诊断为感冒、脑炎等。
谈起蜱虫,王德强并不像村民杨富等人那么紧张。他说,这种病的临床死亡率大约在2%—8%之间,死亡病例多发生于老年人。
据王介绍,从去年起,商城县感染无形体病的患者中,死亡病例增多,这也让卫生部门加强了培训力度。“关键是不要误诊。一旦误诊,出现并发症就很难救回来。”
而在记者调查中,误诊并不在少数。
商城县探访的7起疑似病例死亡者,横跨去年夏天至今夏,初发病时首先找的都是村医,且都被诊断为感冒。
其中,曾泽平被错误诊断的病种最多。在治疗中,她却先后被诊断为感冒、精神病和脑膜炎等。
曾泽平住在商城县鲇鱼山水库边,去年夏天,她去拎猪食,忽然觉得很困。虽然在村医处被当做感冒,进行输液。几天后,因高烧,她开始胡言乱语,自称看到神鬼。家中请来“大仙”驱邪。但曾泽平每夜会疼醒一二十次。
随后,曾泽平被丈夫岳昌余送往商城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说我老婆有精神病,我就把她送到了县精神病院。”岳昌余说,在精神病院里,她被约束住,喂吃镇定药后,平静了很多。
几天后,曾泽平全身抽搐,大小便不能自理,又转到武汉某医院。治了五天四夜仍无果,曾泽平在剧烈抽搐中,咬烂了自己的舌头,被一辆救护车送回商城。
岳昌余说,“救护车司机也是河南人,他很同情我老婆,说他一辆车就拉过五六个同样的病人,都是被虫子咬的,没治了。”
鲇鱼山乡一名不愿具名的村医说,去年很多村医确实不知道还有一个“疑似无形体病”。
他记得,此前卫生部门曾就疑似无形体病给乡镇和村里的医生宣讲过,“不过也就是随便说说,发些宣传资料,我们都没当回事,谁知道这病这么要命。”
在患病和死亡人数都比较多的鲇鱼山乡下马河村,村医周世瑶的诊所门口,还贴着一张泛黄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防控知识问答》。
周世瑶说,这是去年秋冬之际,卫生防疫部门下发的宣传单。当时,连续两名村民的死亡,使下马河村成为疑似无形体病的防疫重点村。
在商城县城区,数人告诉记者,蜱虫侵入公园,已经咬死了几个在草丛游玩的市民。
记者走访商城县多个村庄发现,绝大多数村民至今都没有看到官方防治无形体病的宣传。在死者龚正成所在的鲇鱼山乡庙岗村杨桥组,一老者问记者,“什么时候能救救我们?”
他说,只要下地,就肯定会被蜱虫咬住。“我年纪大了,不怕,咬死就咬死了,不种地吃啥?”
有旁观者还建议,国家能否派飞机过来播撒杀虫剂,杀死蜱虫。这马上遭到反驳。“蜱虫都钻在地里,你撒药有啥用?”
目前,无论是信阳,还是商城县的卫生部门,都表示无法提供具体疑似病例的数目及患者名单。
记者获得资料显示,仅2007年3月到9月的半年内,河南共报告无形体病例79起,死亡10例。其中信阳72例,死亡9例。南阳市桐柏县7例,死亡1例。商城县在这半年内,报告了4例。
吴玉涛认为目前数据肯定超过资料上的。他估计,整个余集镇,从去年到现在至少有近百人被蜱虫咬伤。据吴所知,有3人因此病而死亡。
伏山乡卫生院院长张晶拒绝透露,伏山乡蜱虫叮咬的疫情,但她表示,“被咬的人的确很多”。
久久健康解谜团——什么是无形体病
蜱也叫壁虱,信阳当地俗称草别子。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
蜱虫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
健康连线
怎样躲避蜱虫预防无形体病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出现疑似体征,应主动就医并将相关暴露史告知医生。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