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50分报道,最近,吃小龙虾吃出“横纹肌溶解”疾病的消息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起因是南京近日出现十多位疑似食用小龙虾而入院治疗的病人。24日下午五点半,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龙虾门”事件的最新进展。
根据昨天发布会的通报,从7月20号到8月24号下午6点,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陆续收治了“疑似食用龙虾致病”的患者19人,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个家庭,在家加工并食用,另有4人分别在两个饭店食用。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华文:
经过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均有全身肌肉酸痛症状,并伴有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经补液保肝、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到目前为止,也就是到发布会召开为止,已经有15人治愈。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一对母女,因为食用龙虾出现了肌肉肿胀疼痛,患者宫女士:
大概吃了10个不到,过了2、3个小时,有点不舒服,肾会痛,腰酸。
据宫女士介绍,当天他们一家3个人吃的龙虾是直接从饭店买回家的。她们母女在吃完龙虾后,相继出现肌肉胀痛、呼吸困难症状。而家里还有一位朋友,吃的最多,在食用龙虾半小时左右出现相同且更为严重的症状,被紧急送往南京市第一医院抢救。
在宫女士之前,江苏省人民医院已经收治了十多例这样的病人,这引起了医生们的警觉。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刘佳:
就查了肌红蛋白,就发现肌红蛋白非常非常高,我们正常情况下肌红蛋白不超过50,这些病人都是上千以上,其中有个病人达到了6000,这说明他有比较明显的肌肉溶解。
类似的病例还出现在南京多家医院,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患者周女士在大量食用龙虾后,出现了“血尿”的症状,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医生谈谈:
星期天晚上,突然出现血尿,发现肝、肾功能损坏的比较厉害了。这个病人我们询问过了,没有中暑,没有服用药物,也没有服用大量酒精,目前唯一导致的因素就是龙虾。
最初人们把怀疑对象都放在了一些不法小贩用来清洗龙虾的一种化学用品——“洗虾粉”上。不过,由于这些病例比较分散,相互间又没有关联,相关部门一时也不能断定就是洗虾粉惹的祸。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李解权:
我们目前知道的洗虾粉中的主要成分是草酸,但是会不会有其他成份或者有些不法商贩是不是加入了其他成份,我们也不得而知。
据介绍,有近800万人口的南京每天有10万人吃龙虾,每天吃掉的龙虾在80吨到100吨。南京市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后认为,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同过量运动、醉酒、药物影响、代谢异常、遗传缺陷等多种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到现在还没有查明食用龙虾与产生“横纹肌溶解症”的具体关联因素,是否因为龙虾在贩卖环节中被洗虾粉污染而导致病人中毒,也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目前,南京市已成立由常务副市长沈健为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全市城乡龙虾生产、经营、运输等一系列环节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市民食用龙虾的安全。同时,南京市已组织江苏省内外医学专家就病因展开分析调查。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应恒:与个人体质无关
此前许多人将病因归结于个人体质差异,因为中毒人数高度分散,而且发病几率较低,因为全市一天有几千甚至几万人在食用小龙虾,平均每天发病大约1到2例,针对这种说法,食品专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应恒并不认同:
周应恒:虽然比例不算太高,但是我不赞成跟体质有关,为什么以前没有呢?并且在外地没有出现呢?这个应该要么跟虾粉要么就是养殖和加工过程当中添加的物质有关联,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农业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或曝光行业潜规则
食品安全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农业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昨晚接受《新闻纵横》专访时表示,小龙虾致病事件可能会曝光一个行业潜规则:
郑风田:就是有两个地方的嫌疑比较大,一个就是虾的生长环境,另外一个就是销售这一段。那么多人中毒的话可能不是个别企业,可能又是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养殖里面添加什么东西可能都规定的,进入到市场加工又有规定,但是在卖到加工之间,有时候为了把虾洗的漂亮一点添加东西,这是个空白点了,大家只能说知道这是一个行业潜规则里面被非法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东西。
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冯恩:龙虾中有毒物质不会出现在烹饪环节
据了解,龙虾是否用化学物质洗过靠吃是无法品尝出的,需要通过观察来鉴别,如果餐桌上的小龙虾异常光鲜,但虾钳普遍脱落的话,被腐蚀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冯恩昨晚接受《新闻纵横》专访时介绍,小龙虾中的有毒物质不会出现在烹饪环节,确保来源安全后,遵循以下方法,就能放心食用小龙虾:
冯恩:小龙虾要确保安全一个是食品的上游安全,因为食材的不安全容易产生意外。烹饪过程当中一般不会出现意外。第二个加工前的清洗,浸泡,再有一个加工时确保足够的加热时间,7、8分钟10分钟就可以熟,味道比较厚的话需要稍微时间长一些。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农业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应建立可追溯机制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牵动老百姓的神经,食品安全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农业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只有建立可追溯机制,才能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郑风田:国际上某个食品一出问题它有一个可追溯系统,我们国家现在在部分试点,这个虾里面如果有可追溯系统,一旦虾出问题了,立马就追到上游去,在哪个地方生产的,往上一步步的追,一直追到源头上去,没有这样一种可追溯系统,相关的利益者都会千方百计的否认,非法添加的东西赶紧处理掉,所以现在食品安全出了事之后怎么样才能迅速的查清元凶,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天天健康俱乐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