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发现,一个人酒量大小以及是否会染上酒瘾并非后天形成,而是由“饮酒基因”决定。这种基因可以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度,从而决定这个人是否可能嗜酒成瘾。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
饮酒基因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内斯特·加洛临床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首先在实验室内培育出一种老鼠,这些老鼠爱喝酒胜过喝水。科学家证明这种喝酒习惯具有遗传性,说明这是由基因决定。
接着,研究人员找来300余名18至29岁的年轻人,所有受试者都是和同胞兄弟姐妹一起参加实验。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酒精挑战”实验,要求每个受试者在8分钟内喝下一份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
受试者需要填写一份表格,说明自己的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再填写一次。研究人员统计多次填写的数据以测定每一名受试者对酒精的反应。
同时,研究人员用一种特殊的仪器测量每个受试者喝酒后身体的晃动程度,说明受试者醉酒程度。
通过对比受试者的基因测试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受试者15号染色体部分基因与他们喝醉的程度紧密相关,从而确定了“饮酒基因”的位置。
实验结果
领导研究的科学家雷蒙德·怀特解释说,这种基因存在于15号染色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上,可以随繁殖代代遗传。
这种“饮酒基因”不是一个单独的基因,而是由一个基因群共同作用,经过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才能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对酒精反应小的人酒量比较大,也更易酗酒或染上酒瘾。
主要研究人杰夫·乔斯林说:“实验说明,对酒精的反应程度是酒量或酒瘾可能性的一种显性表现,这种反应由(饮酒)基因群决定。”
这种基因还与尼古丁上瘾有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吸烟量,进而体现这个人患上肺癌的可能。
怀特还说:“有多种基因可以影响与饮酒相关的疾病。这种(饮酒基因)引起极大关注是因为它与很多其他问题也有关。”
根治酒患
科学家找到影响酒量和酒瘾的基因,为预防“瘾君子”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这项研究结果为科学家提供思路,也许可以发明一种新药,改变饮酒基因,帮助患者戒除酒瘾。
但科学家尚不能确定遗传性酒瘾在多大程度上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基因自身的作用有多大。
出身美国著名政治家族的小罗伯特·肯尼迪曾酗酒成瘾,他认为自己的“海量”并不是后天养成的。他1997年说:“我总觉得自己生来就很能喝酒,并不是后来变得酒量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