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退休老职工黄时坚告诉记者,现在专家门诊这么难挂上号,主要是基层医院设备和技术都不完备,相比之下,患者更愿意花更多时间和费用去大医院排队等专家。
在东街上班的白领陈小姐与黄时坚有类似的想法,她说:“当时小孩咳嗽,以为是感冒,去社区医院看,好不了,就是到大医院看专家才好的。 所以后来每次孩子咳嗽,都抱到大医院去了。”
昨天记者在福州各大医院向前来就诊的患者分发了调查问卷,包括记者随机调查的和短信、网络等反馈的情况显示:约75%的患者看病都是挂专家门诊号,仅15%的患者愿意挂普通门诊。
75%患者都选“专家门诊”
“专家门诊”质量不太令人满意
选择专家门诊,那就意味着大家要挑选专家。从问卷中我们看到,许多读者了解专家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身边亲朋好友的推荐。然而对什么样的人可以真正称为专家,参与调查的读者中没有一个人知道。
除了对专家的资质认定存在疑问,另外有更多的读者担心专家门诊的含金量。从昨天反馈回来的信息,65%的读者对专家门诊质量有意见。
在填写问卷时,一位姓王的女士说,孩子咳嗽,像妇幼、省立等大医院有几位有名的专家,看得就是好。同样是挂专家号,也是主任医师,有的就看得不行,很久还不好。
“而且还有一点,有的大夫为了尽快见效,会给孩子下药比较重,抗生素类药开很多。不懂的家长,也会把这样的大夫看作是高水平专家。”王女士觉得,即便同样挂专家门诊,医生之间的水平高低有时候差别还是比较大的,需要自己提前打听清楚。不然,花钱是小事,病耽误不起。
医生也难说清“专家标准”
在昨天记者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向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能坐专家门诊的医生,主要从职称等硬件上来考量,比如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也确实像刚才那位王女士说的,两个副主任医师,很可能一个很有诊疗经验,另一个水平一般。
但他讲,除了用一些比较好量化的硬性标准来确定专家门诊之外,目前各医院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论职称,论工龄,还有论文,你我样样都有,即便临床水平不尽相同,但这很难量化为考核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