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红委员认为医院现行传统医疗模式需要改革,压缩住院天数才能减少看病花费
中国医院协会曾组织专门的调研和讨论,认为三甲医院每个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为12天,实际上目前很多医院只能做到把平均住院日控制在16天之内。 “如果我们把每个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到6天,病人可以省掉不少钱,同时,也能极大缓解看病就医难。”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总院肾脏科副主任刘志红直言,必须对医院现行的传统医疗模式进行改革。
缩短办法一 “前移”
检查尽量在门诊做,减少病员无效住院日
什么叫无效住院日,就是先住进去,再做各种检查。“术前检查肯定要做的,但如果这些检查都挪到门诊去做呢,像我们科,这样的检查一般需要两三天,前移到门诊,就意味着这两三天可以省出来了。”刘志红委员说,不过这点现在不太可能做到,最大的阻碍就是医保政策里有规定,门诊做这样的检查不报销,只有住院病人才能报。“医保覆盖的病人越来越多,我就发现,像我们科,稍微有点病,甚至有些病人来复查,都要挤进住院,因为他们要报销。”刘志红说,大医院床位都紧张,住院都困难,可惜如今的医保政策导向事实上却是在“鼓励”人住院。
因此她建议,医保政策必须做相应调整,病员入院前在门诊即能完成必要检查,为入院手术及进一步明确诊断做好准备。“少住几天院,省掉床位费,医保的费用等于也有所降低。这顺应医改的大方向。”刘志红说,她分析现在的医保之所以不报门诊中的检查费用,很可能是和有关部门为了避免门诊时的“小病大看”,“但我相信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细则把问题避免掉,医保部门对病员门诊检查费用给予报销,可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住院费用。”
缩短办法二 “后砍”
提倡专科门诊专病化,出院前先转到专病门诊
刘志红告诉记者,西方国家住院日一般都很短,那是因为人家社区医疗覆盖广水平高,“住院期间诊断搞清楚,再定好治疗方案,把一些该解决的解决好,然后病人就可以出院了,后面的治疗移交给社区医院的医生做,由他们负责随访及治疗。”但众所周知,在中国,依照目前的情况,我们不可能说叫一个病人早点出院然后随后的治疗移交社区医院。“我国社区医疗不健全,不过,我们军区总院已经有尝试,那就是专科门诊专病化——病人出院前,就转到专病门诊治疗,之后的治疗便一起转到专病门诊负责。”
刘志红介绍,没有专科门诊,病人的住院观察期就得有所延长,因为总要观察下治疗方案有无效果或者一些用药剂量是否需要调整,她提倡的专科门诊专病化建设,是指在专病门诊给病人建立完整的医疗档案,为病人出院后治疗和随访提供服务平台。“我觉得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大医院和社区医院转诊的机制前,专科门诊能很好地填补这个缺失。”
缩短办法三 “中间省”
改革“三级监诊制”,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等待
“几十年来,各大医院遵循的都是‘三级监诊制’,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得等科主任来看,还有,现在住院,做个CT、核磁共振什么的,都得等上一两天,如果这些也能省下来,住院天数自然就少了。”刘志红直言,这些都触碰到了传统诊疗模式改革,而这也是她的观点:医疗改革,医院不能再在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模式上进行一些改进,而必须在深层次上进行改革。
具体讲她有四方面建议:一是利用大医院多学科专家队伍资源,将各大医院固守了几十年的“三级监诊制”,改为“专家会诊制”,医院应有一个会诊专家名单,按要求实时会诊,每次会诊有记录,有报酬。二是健全医院数字化信息工作和管理系统,建议省去化验单粘贴、标注等形式化医疗公文。三是医院辅助科室,如检查、检验、影像和病理等的工作节奏,应跟着病人走,提供流水线式服务。四是卫生政策部门需制定新的病历质量评估和医院管理评价标准。“有些检查挪到普通门诊,有些治疗移给专科门诊,住院期间减少不必要的等待,这么一来,平均住院日肯定能缩短一半,很好地减轻病人的负担。”刘志红说,但同时她还想强调一点,这样一来,医务工作者的劳务费用会有所增加。“我的观点是,就让他们计件,多做一个就多给份收益,这样才能保证干劲。”刘志红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