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朱菊人教授承担的山东省科技厅计划课题《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组织学表现、发现机制及治疗方案,日前取得成果。
研究表明,各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皆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在光镜下表现为肝窦腔狭窄、肝窦内红细胞聚集及微血栓形成;在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肝窦内皮细胞窗孔减少、缩小,基底膜形成,狄氏腔内胶原纤维沉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虽肝功能正常,同样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
肝窦内皮细胞内WP小体的出现可能是导致肝脏微循环障碍的重要环节。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与肝脏微循环程度呈正相关,可以反映肝脏微循环状况。
研究人员选用小剂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改善肝脏微循环的治疗,治疗结果表明:小剂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可以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改善肝功能,肝脏组织学显示肝窦腔淤血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减轻,肝细胞及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也显著减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