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一发生,我们这些教师首先关注的不是最终谁得逞、谁吃亏,而是怎样为他们补上“公平”这一课。
首先,我会告诉孩子,碰到不公平的事情,老师希望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倾诉出来。如果他还没能力表达,我就代他说,让他在一旁边听边学—
一次,在游戏室里,女孩爱弥儿想加入游戏,一个男孩硬是不让,理由竟是爱弥儿“长得怪怪的”。爱弥儿人小胆子也小,只会用委屈的眼泪向我求援。我牵起小姑娘的手,把她带到男孩面前,代她说出内心的感受:“我不愿意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想玩,我也有做游戏的权利。”然后,我也明确地表达出我的感受:“你这样说,伤害了爱弥儿。她现在很难受,我也一样不好受,很生气。在班里,我们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彼此互相尊重。”我这样做是要给爱弥儿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孩子做个榜样,让他们知道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被动和软弱,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有些大人可能会教导孩子,他不跟你玩,你就自己玩,“惹不起还躲得起”。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欺负人的孩子不会改正错误,有恃无恐地一犯再犯;受欺负的孩子恐惧情绪也不会消失,只会一再地软弱下去。
如果孩子能够主动“自卫”,只要不引起肢体冲突,我多在一旁观察,从不过分介入;如果孩子清楚自己的意愿,只是缺乏勇气说出来,我就会鼓励孩子自己说—
沙池里,伍德手里的小铲子被比他大一岁的佐丹抢去了。伍德跑来,神情畏缩地对我说:“老师,佐丹抢了我的铲子。”看着眼前这个已经4岁的小伙子,我觉得他应当自己去面对矛盾,解决问题。所以我对伍德说:“去,告诉他:我不喜欢你抢我的玩具,还要向他说明:你可以向我要,但不可以抢。我玩完后给你玩。” 伍德小声地说:“可我不是老师……”我给他打气:“你不是老师,也可以对他这样说。是他抢你的玩具,你要学会保护你自己,让他知道,这种行为是不能接受的。”伍德仍不吭声,一脸期待地看着我。我便与他一起走到佐丹面前,要他重复我刚才教过的话。有老师在旁“撑腰”,伍德对抗不公平行为有了点儿信心,可是,声音如蚊子嗡嗡叫,没人能听到他说了些什么。“伍德,大声说。”我鼓励道。男孩略把音量提高,终于让佐丹听到了。“可是,我问过你了!”小肇事者不服气地辩解起来。我在旁强调道:“你问了他,但他答应了吗?”男孩摇摇头。“如果伍德还在玩,你可以告诉他,你在等着,玩完后给你,但绝不可以抢。”停了一下,我又对佐丹说道:“做了错事,你应该怎样说?”佐丹一脸“知错”的模样,小声地对伍德说道:“对不起。”乖乖地把铲子还给了伍德。
有时,面对不公平,我会主张受伤害的一方,联合其他小伙伴,共同来对付——
一次,两个男孩子玩秋千,许久不愿下来。两个女孩子在旁边等啊等,最后忍不住跑到我面前,抱怨男孩子霸道。我对她俩说:“我们该怎样做呢?要老师出头,把他们叫下来吗?这不难,但这只能解决眼前的麻烦,以后呢?老师不在场怎么办?”一个女孩想了想,说:“也许……我们应该自己去叫朋友,一起去和他们说理。”我鼓励道:“这是一个好主意!”女孩找了4个小朋友,大家一起围上去,一起对男孩说,应该到她们玩了。男孩自知理亏,又见人多势众,便马上“让了位”。不过,可能不太服气,两个小家伙也跑到我这里来了,要就女孩子们的联合行动讨个“说法”。我笑着说:“是你俩不愿轮流玩,才迫使她们不得不去争取‘外援’。”我要让这两个孩子明白责任在哪方,他们才会检讨自己的行为。
小小幼儿,面对不公平,老师第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勇气:“这事,我有责任去解决!”第二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我能对付!”最后,要让他们懂得:怎么办?既不是诉诸拳头,也不是靠掉眼泪,而是合法合理地抗争:“我,知道怎么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