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就挂盐水,一咳嗽就吃消炎药,刚出生的婴儿就产生普遍耐药性。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生素滥用,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恰当使用耳毒性药物而造成耳聋。滥用抗生素,正让“救命药”变成了“致命药”。而在这些受害群体中,首当其冲的是儿童。
对此,医学专家指出,儿童之所以成为抗生素“受害”主体,主要是由于在器官生理功能上发育不成熟,尤其是新生儿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抗生素不仅不利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的发展,更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权威数据显示,由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症状为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等反应的占67%,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系统反应的占8%,此外还可能使儿童产生头痛、头昏、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
目前一些家长存在“抗生素依赖感”,认为使用抗生素“最保险”,其实,这样危险的错误观念急需扭转。抗生素使用不当很可能给儿童造成终生难以弥补的伤害,家长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不可“迷信”抗生素。
据了解,儿童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最常见的是在普通感冒中使用,有点发热、咳嗽,家长就以为得了感冒,为“保险”起见使用抗生素,或者到医院要求输液,其实,这都是误解,感冒时使用抗生素并不一定有效。健康专家指出,大部分感冒由病毒引起的,孩子可服用专业治疗儿童感冒的药物,平时多喝水、注意休息,感冒过几天即可痊愈。
最后,专家呼吁,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家长须尽快摆脱“抗生素依赖感”,让抗生素药品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