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供应紧张,患者急需用药时找不到药,还得自行购买,而药品价格奇高,还有不法商贩生产销售假药获取暴利,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红说,她这次专门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血液制品管理的建议,“看起来一个小小的人血白蛋白,其实关系着千万人的生命安全。”
她对记者表示,近年来药品生产企业成本逐步加大,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医疗机构的应得利润越来越少,造成企业不经营人血白蛋白、医院不购进人血白蛋白的现状。人血白蛋白供应的渠道极不规范,形成独立的供应链,一个地方的人血白蛋白甚至垄断在几个人手中。
谢红在调研中发现,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成本高企,供血员的月收入低而不再供血最终导致血源量不足,造成血浆来源量剧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同时,对原料血浆实施的“窗口期”管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二是对政府定价偏低,出厂价与政府定价几乎出现倒挂,导致在使用和经营两个正规环节不见此药,而进入黑市交易,形成一个游离于合法渠道以外的“循环”,高昂的价格进一步加剧了看病贵的问题。
谢红建议,价格主管部门应该对人血白蛋白重新定价,控制药品价格在合理区间,保证百姓的用药可及和价格合理。同时对人血白蛋白实施专营,在监管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临床必须、供应紧缺的药品,应该按特殊药品管理,保证临床的需要。
|